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472章北海天船事件

關燈
第472章 北海天船事件

前往中軍之際,蔣傑沒來由的說起長孫國:

“大人,今日屬下聽到有人吹牛,說是長孫國今年元宵節,從海上拉回一條大船,體量驚人,能裝三萬多石的貨,桅桿比霄池的城墻還高,船上掛滿了白帆,說是上天賞賜給長孫國的神物,大人你說是不是吹牛。”

“嘶……”百裏燕猛是剎住腳步,胸口頓時一沈:“你再說一遍,是三萬石,三千石!”

“屬下也以為是吹牛,天下哪有能裝三萬石的大船,三千石還差不多。”

“你方才說,是長孫國從海上拉回來的!”

“是啊,還是從最海天郡外海拉回來的,桅桿都有十丈多高,大人你看這牛吹的,是不是沒根沒據的。”

“嘶……海上,你是說海上!”

“是啊,是海上!”

百裏燕緊蹙著眉頭臉色陰沈,他此時只想到一個問題,如此大一艘木質船,肯定不是來自中原,也不可能是金雪狄人的戰船,如果真的存在,一定是來自北半球的其他文明。

中原能造的最大貨船能載四五千石,每石約合一百一十七斤梁國標準斤。每斤百裏燕估摸著,也就四百五六克左右,不足中國的一市斤五百克。

有鑒於木質船舶容積率大於現代船舶,方形系數取0.55計,五千石載重的木質船舶,排水量約為九千一百石,大約相當於六百噸排水量不到的小船,載重三萬石的排水量至少兩千八百噸。

這個噸位,比英國勝利號一級風帆戰艦噸位還大,如果不考慮目測的誤差,這種體量的木質船舶,標準員額九百多人,滿載員額能裝一千兩三百人,如此還能保證三到四個月的海上自持力。

受制於技術,中原所造五千石大船,價格昂貴周期長,不是誰都能早,整個中原鳳毛麟角,水運主要載具仍是千石、兩千石船為主,三千石、四千石船只有大國才造的起,鹹國僅有四十多艘三千石大船,四千石根本是一艘也沒有。

現在長孫國北海岸莫名其妙隨便飄來一艘載重一千八九百噸的木質風帆船,如果是真的,只能說明這個星球上已經出現有更高等級的文明,而且已經工業化。

因為就木質船舶而言,排水量超過一千兩三百噸,就已經超過橡木木材所能承受的力學極限,因此需要大型結構的鋼件加以加固與承重,而這就需要強大的鍛壓機、擠壓機與一定的金屬切削機。

英國的勝利號風帆艦,其本身雖然是木質戰船,但主要結構仍然使用了鋼制鍛壓部件,否則根本造不出如此巨型的木質風帆戰艦,因為再好的木材,木材本身的力學性能,已經不能滿足單純的材料堆積。

而且還是隨便就飄來一艘一級風帆戰艦,這意味著擁有同等噸位戰船的應該更多,否則為什麽不飄來其他更小噸位的船。

相比於大英帝國鼎盛時期只造了一艘勝利號,現在隨隨便便飄來一艘比勝利號更大的風帆戰艦,更能說明未知的潛在文明,僅僅是將此種規格的戰艦充當遠洋探路艦船,也許還有更為龐大的戰船正游弋在未知大海的某個洋面上,甚至不知道何時,會像殖民者殺光數以億計印第安人一樣,把中原人統統殺光,這不免讓百裏燕開始擔心起來未來。

“真是該死……”

嘟囔了一聲,蔣傑不解,遂即問道:

“怎麽了大人!”

“這下可能有大麻煩了!”

“大麻煩?!大人不會以為世上真有能裝三萬石貨物的天船吧。”

“現在說了你也不懂,先去見恩師吧。”

“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原整整落後金雪狄半個技術的代差,更落後工業化的未知文明兩個代差,百裏燕難以想象青銅文明,如何面對堅船利炮的洗劫和屠殺。

來到中軍帳,百裏燕收斂起陰沈的臉色,勉強擠出幾分笑意,向塞騫恭敬行了一禮:

“徒兒拜見恩師。”

“呵呵,你我師徒何須如此客套,過來坐。”

“謝師傅。”

徑自落座,百裏燕隨即問道:

“師傅,此來可是為會戰一事?”

“嗯,眼下各國主力盡抵南境,會戰無可避免,為師此來馳援篤暉,坐鎮東線,以防蠻軍偷襲我後方。”

“那援軍多少?”

“二十萬,蘇方義正率軍而來,約莫還有四天能到篤暉。為師先行一步前來探望你的傷勢。怎樣,傷勢如何了?”

“承蒙恩師惦念,徒兒腿傷已是痊愈,唯有肩傷恐怕得再養半年,弄的不好,還得落下病根。但只要恩師召喚,徒兒定萬死不辭!”

“不愧是為師的好徒兒,不過如今你已貴為一方勳貴,人情世故的輕重為師還是知道的。篤暉你就別去了,安心留守業綏即可。”

“師傅,篤暉方圓數百裏地勢開闊,不利堅守,還是讓弟子隨你一起鎮守篤暉吧,你我師徒二人也好有個照應。”

“篤暉雖不利堅守,但蠻軍主力以西線為重,東線只需守住即可。”

“既如此,恩師務必小心。我聯軍大舉進駐南境,輜重周轉之弊暴露無遺,想必禦帥此時會戰,定是料到後勤之困窘,圖求速戰速決。而篤暉距離後方補給較遠,轉運困難,會戰發起之前還應速速囤積輜重,以防不測。”

聯軍總兵力會同民軍在內,多達一百九十餘萬人,僅千岳山轉運物資的民夫、婦女就多達一百五十萬人,驢馬四十餘萬匹,車輛數萬。各諸侯國從內地向南境轉運物資所需民力延綿萬裏,人數不下千萬,消耗在後勤的糧草每月都以五百萬石計,長此以往,聯軍必被後勤拖垮。

與塞騫商定了協防細節,百裏燕話鋒一轉,提起之前蔣傑所提長孫國天船一事:

“師傅,弟子剛才聽說,長孫國今年元宵節時,從北海拉回一艘大船,能裝三萬石之巨,可有此事?”

“嗯,確有此事。消息最先出自砡工派,後被我禦客所知。”

“如此說,砡工派大師見過此船了?”

“見是見過,但長孫國卻是不讓登船,因此暫且不知船內倒底是何情況。不過,此船確實巨大,據傳圓頭圓腦,甲板之上豎起七八根大桅桿,掛滿白帆,而且是圓帆,甚是壯觀。”見百裏燕臉色有異,塞騫忙問:“燕子,你見多識廣,不會是想到了什麽吧!”

“恩師,弟子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但說無妨。”

“萬一日後北海之北有蠻夷來犯,我中原當作如何。”

“可為師聽說,北海之北乃是一望無際之大海,是天地的邊際所在,永遠也不會到頭,何來蠻夷之有。”

塞騫一席話,讓百裏燕啞口無言,時人對所在這個世界的認知,還僅僅停留看得見摸得到近在眼前的世界,對未知遙遠的大洋彼岸根本毫無認識。

確實,許多典籍中偶有記載,長孫極北,酷熱之地,北望大海無垠,大船北出一月不見邊際。大致可以知道早年一支船隊的自持力,也就是一個往返兩個月,單程不會超過兩千公裏。

對於青銅文明,兩千公裏的海洋足夠廣闊,足夠屏蔽來自另一個大陸文明的侵襲,但前提是所有文明都處於相對平等的起跑線。

但現在,金雪狄人先於中原完成了鐵器的普及,而來自另一個未知的文明,甚至提前進入第一次工業後期,正在開啟第二次工業變革,海洋將不再是傳統陸地疆界的屏障,百裏燕此時只寄希望於北海能足夠廣闊,能給中原喘息之機。

當天,百裏燕留塞騫在營中吃火鍋,火鍋涮肉在鹹軍普及不久,短短數月間迅速被聯軍仿效,也許不用多久,也會迅速傳入中原。

當夜,百裏燕一宿沒睡,滿腦子想的還是那艘大船,船裏倒底裝了什麽,是否有人,是淡水食物枯竭後漂流至北海,還是其他什麽原因被長孫國俘獲。甚至不排除船內載有先進武器,也許,熱兵器的時代就要到了……

第二天,塞騫率軍前往篤暉駐防,舒潼仍在篤暉積極組織城池的修葺和糧草囤積。

蠻軍對城池的破壞異常嚴重,除了使用巨石轟擊火油彈縱火,金雪狄人還是用油膏,一種極具粘性的油脂黏在城墻表面,然後放火,點燃局部城墻。

寒冬臘月熱脹冷縮之下,城墻極易開裂,甚至崩塌,篤暉因火燒開裂崩塌處多大二十三處,百裏燕也親赴現場勘察,最大的豁口長達三十多步,深入墻體兩丈許,索性城高墻厚,沒有塌到城墻底部,但修覆起來異常麻煩。

三月解除圍困至今,才修覆七處豁口,要想全部修覆,援軍進駐之後,最快也要五月中下旬完成。

塞騫臨走時留下了一張彌足珍貴的地形圖,一張千岳山聯軍防區以南兩千裏地的地形草圖。在此之前,中原所有典籍,都無法查到有關更南方的消息。

該份地形圖與此前掌握的情況基本吻合,向南兩千裏沒有城池,都是草原、原始森林、沼澤、湖泊,東西的寬度達到五千多裏,無險可守,無險可依。

受到高原氣候和後勤補給的嚴重制約,繼續向南擴張領土,變得異常困難。戰事無法保障掣馳城向南三千裏地之外的輜重運輸,所有的糧食都可能被民夫消耗在路上,同時也增加了中原內地的運輸成本。

因此近三百年間,中原聯軍再也沒有向南擴張一座城池,現在的疆界幾乎是當下技術條件所能維持的極限距離。

四月下旬,曹馳正陸續向天南、徐途兩地移防駐軍,同時在霄池以東、以北兩地操練兵馬,繼續等待西海諸國主力抵達,長孫國發現天船事件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五月初二,魯誠帶斥候營在外野訓,無意中發現金雪狄人斥候,藏於業綏以西四十裏小樹林,共有三人,擊斃一人,活捉兩人。

“將軍,此二賊當時躲樹林中,被末將撞上抓了正著,殺了一個,抓了兩個活口。”

“就發現三個?”百裏燕問道,不禁覺得匪夷所思,金雪狄的斥候竟然敢於深入聯軍後方刺探軍情,當真是有恃無恐。

“就發現三個,末將帶人夜裏守了整整一夜,沒發現還有他人。”魯誠道。

“去,把鄭先生請來。”

“諾!”

鄭平,金雪狄語通譯,是曹馳正特意調撥的稀有人才。

作為文化和情報重要的溝通紐帶,語言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工具。數百年間徐、宋、衛以俘虜和中原賊為基礎,不間斷培養了一批翻譯,禦客更是培訓翻譯的主要組織,專業性更強,八成以上的翻譯都來自禦客的門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